WFU

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

萬箭齊發!經營數萬讀者電子報的經驗分享

作者:鄭維理醫師


電子報創始經過


民國85年7月1日22位醫學界人士(醫師、檢驗師、復健師、醫學生)共同創辦「健康天地電子報」,免費提供健康資訊給民眾瀏覽、訂閱、諮詢。我擔任主編,利用南方社區文化網路與中山大學提供的免費網路資源,建立一個網站與兩個mailing list,其中一個用於編輯群內部討論與peer review(同儕共審)投稿文章,另一個由我把文章發送給訂閱電子報的網友們(後來開放代訂服務)。



C:\Users\Weily\Documents\healthland.jpg
健康天地網站的備份(archive) www.healthland.org




電子報內容有公告、醫藥新聞、衛教文章、Health FAQ、醫院門診時間表、讀者注意事項等。除了歡迎網友們用Email寄來他們的健康問題,我也會主動到網路論壇(newsgroup)的台灣醫藥板收集來自各BBS交換的健康問題,讓編輯群認領、回覆,寫成衛教文章。有時候看到好文章,我會主動爭取作者或機構(如家庭醫學會)授權,發表在電子報內。


文章流傳,萬箭齊發。


為了發揮每一篇文章的最大宣傳效果,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,同時轉載到電子報、官網與多個分站(mirror site)、網路論壇台灣醫藥板,只要保持內容完整與作者姓名,允許各地非盈利性質BBS之醫藥板轉貼。後來陸續有四十多個網站獲得授權,轉載各期電子報或部分內容。

編輯群越來越多人(民國89年4月7日達到52科173人),文章越來越多,於是按照科別作者期別等製作索引,方便網友們找到相關文章,後來甚至推出精簡版、週刊與簡體字版本。

由於訂閱人數激增,填錯Email 信箱或被郵件主機誤認為垃圾信,造成被退信的情形越來越多,造成工作人員與讀者的困擾,於是改用其他免費發行管道(eGroups、智邦生活館)。民國88年8月8日與台北市政府、TaipeiLink簽約,免費提供市民訂閱(詳見健康天地發展史)。


Email + Web ,服務更多。


網站除了有電子報內容,還利用表單與資料庫,提供留言簿、讀者諮詢專欄、健康講座、健康活動、熱心提供醫療諮詢之醫界芳芬錄、就診科別建議、健康好站報報與全文檢索(民國87年5月21日起由資策會提供)等服務。

醫藥新聞本來是請志工打字提供,民國88年9月2日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每天最新的醫藥新聞標題。

回想起來,公益性質的健康天地電子報能夠發展迅速,主要原因如下:
  1. 宗旨明確:為促進台灣醫學界人士彼此交流合作,提升台灣醫療資訊品質,提供客觀、負責與專業的文章,特成立由具有醫學背景人士參與、撰寫的「健康天地電子報」。希望藉此集合各領域專家們,提供值得信賴與實用的健康知識給民眾,提升健康品質,改善醫病關係。。
  2. 要求加入編輯群的作者們一律參與peer review,確保文章品質。發表文章時註明姓名、專科、網址、Email,以示負責。
  3. 文章按照科別、作者製作索引,而且在作者姓名後面註明文章數目,形成良性競爭。
  4. 得道多助:一路走來,獲得很多人的協助。從提供技術支援與健康資訊,到轉載、打字義工、宣傳,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。在社群媒體與行動通訊App盛行的現在,如果要弄一個有影響力的媒體,一定容易多了,共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