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

減重,行為改變的實例。

作者:鄭維理

「你的體重過重,腰圍過粗,可能合併三高,需要安排抽血檢查。」
由於體重過重、肥胖的民眾人口眾多,我經常在門診對受檢者與病人這麼說。

不過,有時候難免會心虛,甚至有熟識的病人反問我:「醫師你自己胖胖的,為什麼不減重?」哈!問的好,知易行難也。


C:\Users\Weily\Documents\weight.jpg
作者民國104年2-6月的月平均體重從93.2降到88.2公斤




大學畢業以來,由於醫院工作繁忙,日夜顛倒,有空就補充睡眠,加上自己懶得運動(沒有伴是藉口,不是理由……),所以體重直線上升,從七十幾公斤一路增加到九十幾公斤,幾乎破百。

結婚後老婆曾經邀我去校園跑步,不過誘發幾次痛風急性發作,痛到無法走路,就停止這種腳關節的高衝擊性運動了。

曾經採取節食(少吃一餐)、偏食(只吃蘋果)、代餐包等飲食療法,可是飢餓之後不免吃大餐,因而破功;或是飲食種類太單調,不符合人性而中止。

安全有效的減重方法不外乎飲食控制、運動、藥物治療、手術等四大類,自己每天服用的藥物已經不少(降尿酸、降血脂、降血壓、阿斯匹靈、保護腎臟),又不想動手術(胃間隔、放水球或腸繞道),於是從今年二月份起,每星期日上午參加減重班,開始認真地執行飲食控制(付費才會認真……)。

要解決問題,必須先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,才能放下它。想要達到目標,就要定期測量,才有客觀的數據,檢討進度與成效,視情形修正後繼續前進。

第一天上課先照相(正面、側面、背面),在體脂機輸入性別、年齡與身高後,測量體重、體脂率、肌肉重量、骨骼重量、內臟脂肪程度、每日需要熱量(基礎代謝)、生理年齡,計算身體質量指數(BMI)與脂肪重量,再量胸圍、腰圍、臀圍、左臂與左腿。

每個月進行上述完整的測量,每星期用體脂機測量。後來自己覺得每天在家量體重,更能隨時監控、提醒,因此比較多種機型的體脂機,選擇具有記憶卡,可以輸出最多四位家庭成員測量結果到個人電腦的Tanita BC601 體脂機。
PS: 其實一般人不需要個別計算四肢與驅幹的體脂肪與肌肉。

老師上課時教導如何選擇低升糖的食物,如何烹飪,如何補充營養,如何隨時隨地進行運動。如果學生有任何問題,隨時可以透過Line群組與全體師生共同討論,對於千頭萬緒不知如何著手的新手幫助很大。

除了課程與定期測量,每位學生都隨身攜帶一本日誌,每天記錄睡眠時間、飲食種類與份量、飲水、排便、運動、營養補充等項目,一本剛好記錄30天。

由於外食的油、鹽、糖過量(素食餐廳也不例外),於是早餐的低糖豆漿改為無糖豆漿(加含菊糖的纖維粉調味),每天喝的大瓶綠茶停掉,中餐的外食改為老婆的愛心便當,蔬菜、豆類、菇類(取代飯、麵,有飽足感)與白肉都用水煮,調味頂多用味噌,而且湯倒掉不喝(含鈉太多)。

晚餐與家人共同享用,比較隨意,只是飯、麵與高升糖食物會限量取用,不至於因為饑餓而大吃特吃。


D:\Downloads\CameraZOOM-20150216121604156.jpg
作者老婆每天準備的愛心便當,有多種蔬菜、豆類、菇類、白肉,味噌調味,水煮,不喝湯,大幅度減少油、鹽、糖的攝取。


三個月的減重課程中,歷經春節與清明節兩個連續假日,雖然不免大吃大喝、享用美食,可是收假後增加的體重很快就降下來,讓自己對控制體重的信心大增。

減重至今四個多月,體重、體脂、生理年齡持續下降,而且血脂、血壓恢復正常,每天服用的藥物減少一半,有的甚至可以停藥,真是受益匪淺。因此分享個人減重經驗,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民眾減輕體重,恢復健康。


C:\Users\Weily\Documents\table.jpg
作者民國104年2-6月的月平均體重、身體質量指數(BMI)、體脂率、肌肉重量、骨骼重量、內臟脂肪程度、每日需要熱量、生理年齡、體水率、身高